據路透社報道稱,英國政府于本周四稱,如果脫離歐盟而沒有達成協議,英國人的手機漫游費用將會增加,數據共享將會受到干擾,并迫使駕車者在歐洲取得國際駕照。
歐盟(EU)最近發出的信號鼓舞了人們的希望,即英國和歐盟(EU)能夠在3月29日英國脫歐前同意并批準一份合適的“離婚協議”,盡管雙方在協議細節上仍存在約五分之一的分歧。
但許多商界領袖和投資者擔心,政治可能會破壞一項協議,將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推入“無協議”的英國脫歐。他們表示,英國脫歐將削弱西方,擾亂金融市場,并堵塞貿易動脈。
英國已經加強了對這種離開的影響的規劃,并在周四發布了28項技術通知,涵蓋了從環境標準到制造商認證等領域的影響。
英國政府警告稱,“不達成協議”的英國脫歐將使英國公民和企業的生活變得更加復雜、更加昂貴、更加官僚。
例如,英國企業將不得不急于確保自己仍能收到有關歐洲客戶的個人數據,而許多制造商將需要對出口產品進行歐盟安全監管機構的重新測試。
英國脫歐大臣多米尼克•拉布(Dominic Raab)表示,不達成協議的脫歐不太可能發生,但英國將應對這些挑戰,并最終走向繁榮。
盡管如此,這些通知還是讓人們得以一窺,英國政府認為在這個歐洲俱樂部呆了46年后,與之“離婚”可能會變得多么復雜。
這些公告通常每個行業都有幾頁,還涵蓋了對太空項目的影響、藥物前體的交易以及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報告。
“另一次等待”
英國商會(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)對這些通知表示歡迎,稱其提供了更清晰的信息,但表示,企業需要政府提供更精確的信息,才能計劃一場沒有協議的英國脫歐。
英國商會總干事亞當•馬歇爾說:“如今,企業又一次面臨等待進一步答案的挫折!
“許多公司告訴我們,他們對這樣一種印象深感擔憂,即他們為準備變革而需要的關鍵信息由于政治敏感性而受到阻礙!
對公眾而言,周四的公告涉及了更多世俗問題:英國政府表示,英國司機在歐盟開車可能需要獲得國際駕照。
該公司還表示,在英國脫歐后,手機用戶的免話費漫游將不再有保障,這意味著消費者在歐盟旅行時撥打電話、發送短信和使用移動數據的費用可能會更高。
據《泰晤士報》報道,英國央行(Bank of England)行長馬克·卡尼(Mark Carney)在一次部長級會議上就準備工作進行了討論,他警告稱,在英國脫歐協議無法達成的混亂情況下,英國房價將在三年內下跌35%。
卡尼表示,在這種情況下,他將無法降息,而財政部長Philip Hammond警告稱,由于公共財政受到打擊,他將無法利用減稅來提振經濟。
英國央行拒絕置評。
雙方需要達成廣泛的全面協議,以保持世界最大貿易集團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往來。英國是全球兩大金融中心之一。
一名歐盟高級外交官對記者表示,歐盟領導人將于下周討論是否在11月就英國脫歐舉行特別峰會,以便有更多時間與英國進行談判。
當被問及此事時,他還表示,歐盟正在為此次事件繼續進行應急準備,但沒有達成協議。
Raab表示,如果沒有達成協議,英國政府將支付“遠低于”約390億英鎊(合510億美元)的脫歐賬單,但達成協議“仍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結果”。
但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(Moody 's Investor Service)表示,“不成交”的可能性已經上升,這種情況將損害經濟,尤其是汽車、航空航天、航空和化工行業。
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加起來大約是英國的5倍。
他們也有強烈動機拒絕英國的一項如此有吸引力的交易,以至于可能鼓勵其他國家效仿英國的做法。
成交還是不成交?
在梅試圖與布魯塞爾達成協議之際,她正面臨著她所在的保守黨內部的反對派,他們表示,他們將投票否決任何未能與歐盟達成重大突破的協議。
Raab對BBC廣播說,他不相信梅政府會在議會對該交易的投票中失利。
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•巴尼耶(Michel Barnier)周一表示,如果談判代表的要求切實可行,“在六到八周內”就有可能達成脫歐協議。
上個月,英國政府在總共80多篇技術論文中發表了25篇,詳細描述了如果英國不簽署“離婚”協議就離開,關稅、金融服務、政府援助和藥品將如何運作。
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震驚世界以來,各大公司一直在計劃脫歐,但首席執行官們表示,混亂的脫歐造成的破壞規模如此之大,以至于很難做好準備。
英國最大的百貨公司集團約翰•劉易斯合伙公司(John Lewis Partnership)今年上半年利潤大幅縮水,原因是在競爭激烈的商業街,其苦苦掙扎的競爭對手迫使該公司在折扣方面做出讓步。
“鑒于消費者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水平,部分原因在于正在進行的英國脫歐談判,預測尤其困難!奔s翰•劉易斯表示。
脫歐派人士承認,短期內可能會出現一些經濟痛苦,但他們表示,如果英國從他們看來注定失敗的實驗中解脫出來,即德國主導的統一和過度的債務支撐的福利支出,那么從長遠來看,英國將會興旺發達。
英國脫歐的反對者擔心,離開歐盟將削弱英國的全球影響力,進一步削弱其作為投資避風港的聲譽,并在未來幾年損害英國經濟。
還可以看看
其他文章,謝謝您的閱讀。
網站申明:系本文編輯轉載,來自網友自行發布或來源于網絡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所有權歸屬原作者。如內容、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,請
聯系我們刪除。